高老头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老头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老头读书笔记1一个黑暗的社会,一个可怜的老头和两个纸迷金醉的女儿……看完《高老头》后,我思绪万千。
一个朴素的面粉商——高里奥,拥有着百万家产,为了能让自己的两个女儿过上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而贡献了他的一生。女儿渐渐长大之后,有了金钱名誉。但是她们一点也不关心为了她们而贡献自己一生的父亲。高老头下葬的时候,两个女儿一个也没有来看看他,给他告个别。竟然是因为他们嫌高老头太穷了,太脏了……但是高老头下葬的时候还祝愿自己的女儿。
可怜的父亲啊,他对两个女儿可以付出生命,可是两个女儿却冷眼相对,嫌弃自己的父亲,可高老头一直蒙在鼓里,到了最后,他才醒悟过来,可那又用什么用呢?高老头就这样死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十分黑暗,不过,也并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使高老头没有人关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老头实在太溺爱两个女儿了,导致了两个女儿在这种贫富悬殊的社会里冷眼相对为了她们而用了一生的金钱,爱去抚养她们的父亲——高里奥。
不过,也不单单是高里奥溺爱导致了女儿们的反对,还是因为她们自身的不孝!自己的父亲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而自己却不屑一顾父亲,就连父亲死也没有一点的悲伤与同情。
用金钱什么都能买到的社会,两个不孝的女儿,一个迷茫的父亲......
高老头读书笔记2《高老头》本出自于法国19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之笔的世界名著。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这本书中文版不到十八万字,但是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
本书写的是父亲为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贡献了他的一生,可是最后在下葬的时候,非常简陋,他的女儿一个也没来为他送行.可是老人在死的时候仍然祝福他的两个女儿,希望代她们承受所有的痛苦.与老人唯一一起下葬的是个坠子.用银色头发编织的,下面挂着个牌,牌子的正反两面写着两个女儿的名字.老人一直将它挂在胸前.可是送葬队伍里却只有俩人,不是他的女儿.一个是实习医生,另一个是迫切跻入上流社会的大学生.其他的人对他的死,只是冷冷的开了几句玩笑.很讽刺.
高老头的遭遇是许多当时社会中人们的一个最真实的缩影。他的结局是法国贵族社会失去人性的一种杀戳。他生前的光辉带着痛苦与回忆,永远藏在那座孤独的坟墓中……但高老头的悲剧并非全是社会造成的,他的悲剧有偶然性和时代性但更有必然性和主观性。试问,像高老头这样的几近病态地溺爱女儿,滥爱女儿能不对其女儿促成不良的影响吗?我想这种教育方式搬到当今社会很大可能也是一场悲剧。
《高老头》里的父亲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一种亲情的迷茫.不知道该赞赏这位父亲,还是该叹息这位父亲。
高老头读书笔记3我读了法国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里面主要讲了在19世纪的法国,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在他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两个女儿一个喜欢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
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一面,但两位女儿并没有去见高老头。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高老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和财富给了女儿,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儿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连起码的道德都做不到,让我又觉得高老头这样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怜了。而那两个女儿让我觉得很可恨,也很为她们感到悲哀,自己的父亲那么爱她们,为她们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但女儿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她们的父亲为了女儿自己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可真是冰冷血肠的大怪物!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并且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老头读书笔记4《高老头》发表于1834 年,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以1819 年底到1820 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 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保持着正义与道德。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物欲横流、极端丑恶的画面,披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欧也纳·德·拉斯蒂涅克在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 他不仅是书中的一个人物, 同时也是一个观察者和见证人。可以说, 他是作者本人的影子。先从家庭背景来看。巴尔扎克也有两个妹妹, 萝尔和阿加特; 如同拉斯蒂涅克, 巴尔扎克也少年贫穷, 是全家的希望所在。他自幼就心怀大志, 初到巴黎也是学法律的。他也生性敏感、善良, 最后完成了巴黎的启蒙教育, 踏上了征服巴黎的征途。
小说本身就是拉斯蒂涅克认识社会及处世决窍和准则的过程。他初到巴黎是一个单纯善良的青年, 但不久便发现, 在“巴黎文明的战场上”, 他需要更有力的武器。投降与反抗经过多次较量之后, 他终于选择了一条在他看来是最有把握的道路: 高攀一位贵妇。后来, 高老头入土完成了他的人格, 人间的自私、无情和虚伪使他淌干了最后一滴眼泪, 从此, 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他向上爬了。 总的说, 拉斯蒂涅克是用行动往上爬的人, 而高老头则是在忍受中解体的人。
伏脱冷亦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与拉斯蒂涅克不同, 在小说开始之际已经定型, 只是随着情节展开进一步暴露罢了。他与拉斯蒂涅克的谈话成了我们认识这个神秘人物的钥匙。他认为世界是丑陋的, 社会是腐朽的, 人间是可憎的, 因而, 反叛是合情合理的。他本人的欲望就是找到一个弟子, 造就他, 让他向社会开战。 “啊! ”他对欧也纳说道, “倘若您愿意做我的学生, 我将使您得到一切。”伏脱冷超越一切社会准则, 置“善”“恶”于不顾, 他是罪恶精灵, 魔鬼天使。说到底, 伏脱冷多少也有点儿巴尔扎克本人的影子, 如伏脱冷野心勃勃, 蔑视法律和庸人; 对年轻人善于说教, 对女人总爱另眼相看。特别是, 他有坚强的意志, 幻想得到权力, 既爱享乐又要当强者, 这些不都有点像作者本人么。
高老头 ……此处隐藏5549个字……也就不会有更多的发展和真实感。住在公寓中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幸。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却又相似的命运,所以每个人似乎都有着很深的城府——确实,最典型的便是伏脱冷先生。
伏脱冷先生带着他幽默又冷酷的面具,像谜一样,不知从何来,也不知往哪儿去。面对拉斯蒂涅,他脱下了面具,还原了自己最真实的面貌,他仿佛是个先知,既看得透过往,也预得见未来。也是他,给拉斯蒂涅上了人生中的“第二堂课”——这个社会,有财便是德。之前,鲍赛昂夫人给他上过“第一堂课”——在这个社会中有三件法宝:心狠、女人、作假。两堂课的教导,却并未彻底打动他正直善良的青年热血心,他仍希望着,希望着靠诚实和努力,仍旧能够获得成功。
语言理论永远没有现实的教育来得直接——伏脱冷被来旭茜出卖;鲍赛昂被情人抛弃,离开上流社会;高老头被女儿折磨至死......他已压抑太久,失败太多,终于,他彻底接受了伏脱冷的“哲学”,跳入了那个罪恶而诱人的火炉中,在这个所谓的“上流社会”中,欲火包围着每个人。在这里,每双眼睛中只看得到污浊的利益。眼中有着清澈的,仿佛统统要被淘汰。
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城市中,谁没有过年轻,谁没有过善念,高尚的品质和热血的心灵呢?可是这毫不受欢迎,甚至会引来鄙夷。为了现实,年轻人不得不放弃了梦想,去努力跻身“上流社会”,像吸了毒一般,虽一时过瘾,却慢性毒杀着每个人的心灵。
“谁又能说,枯萎的心灵和空无一物的骷髅,究竟哪一样看上去更可怕呢?”
高老头读书笔记11寒假闲来无事,就在家看了一本名著,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看完之后,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高老头的同情,也有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丑恶本质的憎恨。
故事围绕着两个线索展开:一个是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一个是大学生欧仁.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
《高老头》这部小说被收录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但我认为它本身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虽有在表达高老头对两个女儿无私的父爱,但是这种父爱不是深沉的,内敛的。而是一种扭曲、愚昧的父爱。他本是一个退休的面条商,因早年丧妻,不想让女儿们再缺失父爱,就倾注所有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他爱女儿的方式就是用大把的金钱来满足女儿们的各种欲望。他以为只有这样女儿们就会爱他,亲近他。但是他错了,就是因为他对两个女儿的宠溺,养成她们挥金如土,自私、冷漠的性格。高老头对她们来说也只是索取金钱的工具罢了。
他为女儿们倾家荡产,用高昂的嫁妆让她们体面的出嫁,使用各种招数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为了帮女儿们还债,买大房子和女儿们相聚,不惜动用自己的养老金,住着条件越来越差,阴冷,潮湿的公寓,换来的却是她们的冷漠无情,直到临死前,两个女儿都不肯来看他一眼,他才明白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错,是他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最后只能惨死在沃盖公寓。
高老头是个很可怜的人,他心里只是渴望两个女儿对他的关心,只是想看看她们,然而最简单的愿望也成了奢望。因为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父亲,原本他可以过上很充裕的生活,是他自己埋葬了自己的人生。其实高老头的悲剧也有一部分是当时罪恶腐朽社会造成的,在拜金主义下的社会高老头也是无情的受害者,是社会的牺牲品。
至于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拉斯蒂涅,高老头唯一的朋友,那个原本正直善良的拉斯蒂涅,后来也因禁不住上流社会和金钱的诱惑,看透了这个拜金的社会,蜕变成不顾一切去弄钱的野心家。他看着高老头的坟墓,洒下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这滴眼泪在那个金钱社会是多么的难得可贵。他曾经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有一颗积极向上,纯洁的心,但是生活给他上了人生三课,一是鲍塞昂夫人的隐退,二是伏特冷被捕,三是高老头之死,让他认识到了金钱社会的丑恶,高贵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在当时,利己拜金的原则不仅流行于上流社会,而且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这也是最令人毛骨悚然之处。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刻画的非常生动,描写两个女儿和两个女婿的虚伪,狡诈描写的淋漓尽致,他们之间的婚姻只不过是一种金钱交易罢了。还有伏特冷,拥有超群的智慧和胆略,最后也败在了金钱的脚下。他们都是金钱社会的牺牲品。
每次读巴尔扎克先生的小说总能使我回味无穷,让我懂得一些道理。这本书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拥有权利带来利益只能带来片刻的欢愉,不是永久。我们在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良心,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高老头读书笔记12《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一部极具现实讽刺意义的著作,小说最后以高老头在悔恨、咒骂中结束了自己“寒酸”的人生作为尾声收场。小说无情地揭露了19世纪法国社会在拜金主义影响下人性的欺迷与混沌。整个社会无不处在混沌的状态之中,人们失去了一切正确的航标,而唯一“坚定”的只有对城市的骄奢靡侈的生活的追求,到处都是面具与欺诈,到处都是那样死气沉沉,似乎一个破灭的时代即将要告别一个破灭的世界一般的凄凉与无奈。
爱是自然的,而爱的传达却也成为了一种艺术。高老头那近乎疯狂的炽热的父爱着实让人动心,也让人无限地怜惜——他是将自己整个生命都融入了无绵的真诚的父爱里面,无所保留地捧到女儿们面前,似乎丝毫的隐藏私心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一个眼神、一句温存、一个微笑似乎也已不足以承载起他浓厚的父爱深情,灵魂的触动也只有让现实来实现:让女儿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对她们的要求一一予以满足,待到她们成年后将自己的财产全部平分给了她们姐妹俩作为嫁妆。最后还要不断变卖自己的一切来为女儿的情人偿还债务;而自己却过着不人不鬼的生活,仿佛他心中唯一的准条就是“女儿快乐,我就快乐”,女儿快乐就等于给了他整个世界的幸福,而她们的伤心又比上帝的悲伤还要令他痛不欲生。
撇开世俗的目光,拭去溺爱的光华,我们看到的是灰暗的企望与期待;离开人世指责,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孤独的心在黑暗里瑟瑟颤抖,它想要呼唤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它想要极尽完美却不知道怎样表现才算是一种美;只是天真地以为奉献自己身上的所有,包括自己的感情才是至善至纯的理想表达,才能够获得相应的爱的满足与欣慰。
然而,他却忘记了他的表现既是爱,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不自觉的伤害。因为是他用可爱而又丑恶的物质满足引领她们走向浑浊的世界;是他使她们在物质的享受中让自尊和虚荣同时得到了满足,而忘却了世界上爱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给予者和接受者一直都在混沌中,这让爱的表达也模糊了,可这一切早就足以让高老头心中的艺术永远也成为不了真正实在的艺术,至多只是存在心里的不可触摸的艺术半成品。
他可以“一点一点地忍受自己的不幸,可以一寸一寸徒劳无益地争夺失去的阵地”,可他却承受不起炽热的爱的付出,得到的是冰冷回应的结果。他曾不断地给自己暗示,给自己寻找原谅女儿无情的理由,给自己无限等待的希望,仿佛那种隐约的可能性是未知世界给予的高尚的怜悯和对心灵一种奢侈的慰藉。可就在这无限地等待中,希望逐渐变成了绝望,鲜红跳动的心渐渐老去,悲愁的容颜也永远地被遮盖在不见天日的乌云下,失去了重生的希望。在绝望中,真实与理想成为了破碎的梦幻,所有的一切也在绝望中归于零。